欢迎您,来到女生网!

女生网首页|手机版

女生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 > 新生儿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怎么解决呢

时间:2022-04-04 11:26:58 编辑:nvsheng

导读: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妈妈的第一反应都是使用母乳喂养,但是喂养后发现宝宝会出现消化不良,打嗝,拉肚子,吐奶等症状,继而换成了奶粉,依旧如此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那新生儿乳糖

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妈妈的第一反应都是使用母乳喂养,但是喂养后发现宝宝会出现消化不良,打嗝,拉肚子,吐奶等症状,继而换成了奶粉,依旧如此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那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有什么办法呢,还能吃母乳吗,不能的话孩子吃什么呢妈妈们别着急,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1、喝特殊配方奶粉

如果宝宝天生乳糖酶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喝“免敏奶粉”或“止泻奶粉”,是一种特殊的婴儿配方奶粉,适用于少数先天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因乳糖无法耐受而引起腹泻的婴儿。这种特殊配方的奶粉主要是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以麦芽煳精或葡萄糖聚合物取代,且在蛋白质上做了调整,由于这些奶粉在营养上与其他婴儿奶粉并无差异,是婴儿腹泻期可以放心食用的特殊配方奶粉。依其水解成分特性可分为:部分水解奶粉,适用于较轻度的腹泻或过敏的婴儿。完全水解奶粉,适用于严重的腹泻、过敏的婴儿。

2、少量多次饮用

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喝一杯奶出现腹胀、腹泻,而有的孩子喝了半杯奶出现反应。这就是说,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是可以耐受的。所以,如果把一杯奶分成2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也可以化解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怎么解决呢

乳糖不耐受是什么意思

一般乳糖指的是母乳或者牛乳,不耐受就会出现腹泻等情况。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乳糖酶缺乏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远东人群发生率高,大部分人群不出现症状,但在以乳汁为主要饮食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常发生腹泻等症状。不同国家乳糖不耐受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不同,日本在7~8岁,非洲在3~5岁,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大城市3~13岁1168名健康儿童调查提示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较高,87%的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在7~8岁。母乳和牛乳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小肠尤其是空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乳糖酶的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乳糖,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出现腹泻。二氧化碳在肠道内产生胀气和增加肠蠕动,使儿童表现不安,偶尔还可能诱发肠痉挛出现肠绞痛。乳酸的增加还使粪便的pH值降低。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怎么解决呢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由于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各人不同,症状的轻重不一。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而于肠炎后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需待绒毛下端向上生长至顶端,能分泌足量乳糖酶后腹泻方止,一般需0.5~2个月。不少新生儿和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由于肠黏膜发育不够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对乳糖暂时不耐受,排便次数多,待活性正常后次数减少。

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最常见,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相关。表现为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直至消失,引起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发病年龄和发病率存在种族与地区差异,亚洲人发病年龄为7~8岁,欧美部分民族约20岁,黄种人和黑种人发病率均高于白种人、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怎么解决呢

乳糖不耐对儿童的影响

1、早期乳糖不耐的婴幼儿会产生吐奶、腹泻、便秘、肠鸣、腹胀、腹痛、排气、等问题,易产生哭闹等现象。  

2、乳糖不耐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婴幼儿厌奶,影响其生长发育。  

3、乳中含有人体骨骼、肌肉、器官、大脑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因乳糖不耐无法吸收奶中营养和厌奶的婴幼儿一般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各种症状。   

4、乳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宝宝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长期乳糖不耐影响婴幼儿大脑智力发育。    

5、同时,由于乳糖不耐,喝奶后,奶在婴幼儿体内无法被完全分解、消化、吸收,滞留在肠腔内,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各种有害物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胃问题;长期乳糖不耐易导致小儿难治愈的慢性腹泻;部分患儿会诱发尿布疹。

标签:

跟帖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 网络营销|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8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女生网版权所有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技术支持:女生网 皖ICP备2022000522号-2